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数字灌区的定义和背景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11-17 | 8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数字灌区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确控制和优化管理。数字灌区实现方法及其技术应用综述指出:数字灌区是数字水利的内容之一

3、智能智慧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灌区信息化建设将实现自我判断、自我决策和自我执行,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在数据方面,灌区应基于地形条件和管理需求,利用3S、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汇集多种类型的传感终端,构建灌区涉水信息的透彻感知体系。同时,灌区应按照基础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外部共享数据的分类方式,依据统一数据标准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调整,全面建设灌区数据底板。在算法方面,灌区用水的供、输、配、灌、耗、排全过程是一个整体联动的水循环过程,涉及来水预报、需水预测、水资源配置。




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重


灌区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都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两者之间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形成有机整体,对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和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利部和农业农村部正指导各地统筹大中型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两者建设相互融合。灌区建设侧重骨干灌排工程体系,高标准农田建设侧重田间工程体系,但两者需要相互衔接,形成从水源到田间的灌排工程体系。通过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和农业生产条件。


在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需要形成合力,加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衔接。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对物理灌区的同步仿真运行和虚实交互,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和精度。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中,需要从立体感知、自动控制、支撑保障、数字孪生、业务应用、网络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和有效共享。


通过灌区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衔接,可以共同巩固和保障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和农业生产条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字灌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确实面临许多挑战,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


对于顶层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参考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法:可以参考数字孪生城市、工业等领域的设计框架和方法,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等计划,结合灌区的特点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和拓展。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水利、农业、科技、环保等,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合力推动建设。


对于人才队伍的整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跨专业协作机制:水利专业人员和信息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协作,建立跨专业协作机制,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享与整合,共同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