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农业智能化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08-21 | 6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精准农业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智能喷洒技术可以实现局部喷洒、定点喷洒和变量喷洒等功能。例如,对于有病虫害的部分区域,系统可以实现局部喷洒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保证喷洒的精确度,避免浪费。对于不同的作物和生长阶段,系统可以根据其对养分的需求,实现定点喷洒化肥,避免浪费和过度施用。此外,智能喷洒技术还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和预测模型,选择最佳的喷洒时机,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应用案例


在农业示范区,农民采用了智能化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在一块面积为10亩的土地上种植玉米作物,并分为两组进行试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作物产量相较于对照组有了显著的提升。试验组玉米的平均产量达到730 kg/667 m2,而对照组的产量仅为650 kg/667 m2。试验组的玉米产量增加了12%。同时,试验组的肥料利用率较对照组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试验组每亩耗用的肥料量仅为100 kg,而对照组为120 kg,试验组的肥料利用率增加了16.7%。这意味着试验组在相同产量下,比对照组节约了20%的肥料用量。


2.2   精准种植与管理


2.2.1 智能农业机械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在作物种植中,智能农业机械可以实现种植间距的精准控制,确保每株作物的种植位置和间距都恰到好处。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农机可以在作业过程中自动调整作业深度和作业力度,确保种子的种植深度和作物的生长环境最为适宜。此外,智能农业机械还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需求,实现定点施肥、定点灌溉等功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智能农业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农业机械的燃料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此外,智能农业机械的精准作业还有助于减少对土壤的损害,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2.2 农作物生长监测与智能化管理


在农作物生长监测方面,利用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农田中的多种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作物叶面积指数等。这些数据为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通过与气象数据和历史农作物生长数据相结合,可以建立农作物预测模型,对农作物的生长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帮助农户和农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和智能化调控。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灌溉、施肥、农药喷洒等作业,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农户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无需亲自到田间地头,即可了解农田的实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