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滴灌水肥一体化有哪些技术要点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2-04-19 | 12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年来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农业灌溉,水肥机,灌溉设备,农业物联网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近年来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缺水地区没能做到适水生产,水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2)为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肥,肥料利用效率低。 


(3)对薄膜覆盖的综合效应认识不够,部分地区因为地膜覆盖造成块茎产量和品质降低。 


(4)已经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对关键控制技术不了解,没有能够发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更大 潜力。



  个问题的代表性区域如内蒙古、河北北部等,为追求高产过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惊人,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第二个问题的代表性区域如辽宁、河北、山东、河南,不少农户亩施复合肥、硫酸钾三袋以上;第三、四个问题普遍存在。      


一、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滴灌灌水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 马铃薯是对水分亏缺和高温非常敏感的作物(Schapendonk,1989)。马铃薯健康生长要求较高且稳定的土壤含水量、较好的土壤通气性。马铃薯也喜凉怕热,其发育的最适土温是18℃。当气温超过25℃时,茎叶迅速衰老;超过29℃植株停止生长;气温高达30℃左右时块茎停止生长。低温对马铃薯也有不利影响,温度低于- 1℃,地上部受冻害,低于-4℃时块茎受冻害,植株就会死亡。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覆膜时间偏晚容易导致出苗率大幅降低。在高温天气下薄膜覆盖的,或者单次灌水量太多,会使土壤通气不良,诱发马铃薯疮痂病、黑心病。灌水不合理,也会提高田间作物冠层空气湿度,诱发早疫病、晚疫病。灌水不均匀,土壤水、肥、热不协调,则会增加次生薯、块茎裂口等畸形薯的数量,大大降低块茎的商品价值。 



 通过多年对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田间土壤水、气、热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影响的研究,我们总结了如下技术要点: 


1、 马铃薯滴灌土壤水分调控关键技术要点 (1)马铃薯适于采用高频滴灌,更好 是 一次(高于四天一次会明显减产),滴灌灌水定额为5-10mm(3-6m3/亩); (2)在高频滴灌条件下,其适宜的灌水控制土壤水分下限为土水势-25 kPa(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 (3)滴头正下方20cm深处的土壤水势可以反映土壤整体土壤水分状况。 


2、马铃薯的覆膜关键技术要点 (1)掌握好播种时间,不要在气温已经较高时覆膜; (2)覆黑色薄膜比透明薄膜好,能显著提高大块茎马铃薯质量、减少青头、降低块茎中龙葵素含量; (3)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品质,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应该在覆膜60天后及时揭膜。 二、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及肥料在土壤中运动转化规律确定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马铃薯对氮、磷、钾肥料的需求量都很高,特别喜钾。对钙、镁、硼、锌等也有较高需求。据测算,每生产1t马铃薯,块茎需吸收3.2 kg纯氮、3.0kg纯钾。我们推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可见,马铃薯的地上部分的吸氮速率在块茎形成末期达到顶峰,在块茎膨大期迅速下降,而在淀粉积累期-成熟期马铃薯地上部分的营养物质迅速向地下转移。马铃薯的块茎吸氮速率则随块茎的生长而逐渐增大,至后期达到顶峰。马铃薯的全株吸氮速率则随生育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设计的施氮水平下(140-300 kg N/hm2),马铃薯的吸氮速率呈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现总结马铃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如下: (1) 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适宜的马铃薯品种确定目标产量。 


(2) 氮、钾是决定马铃薯产量的主要肥料元素。应根据目标产量及土壤基础肥力确定需要补充的氮、钾水溶肥总施用量,磷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 钾肥可采用粉末状硫酸钾,氮肥可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磷肥、钙肥可以作为底肥施入。硼、锌肥可以叶面喷施,也可以随滴灌系统施入。 


(3) 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采用少量多次的水肥一体化化肥施用技术。氮、钾肥中的40%可以底肥形式施入,其余在成熟期20天之前可按7-10天一次的频率均匀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