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李工,我们计算灌水定额的时候,一般是按照灌水强度,面积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计算的,那是否意味着,同一个地区,同样的总面积,但是不同种植间距的同种作物,算出来的灌水定额是一样的。
答:
要回复这个问题得了解什么是灌水定额。灌水定额实际上是一次灌水的水量。这是一个与作物、土壤持水量、灌溉面积和可利用的灌水时间有关的变量。作物不同,作物的根系活动层深度不同灌水量可能不一样。
微灌系统的作物生育期最大净灌水定额计算式为
mmax=0.001γzP(θmax-θmin)
mmax=0.001zP(θ′max-θ′min)
式中: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毫米;
γ——土壤容重,克/厘米3;
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厘米;
P——设计土壤湿润比,%;
θmax——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质量百分比,%;
θ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质量百分比,%;
θ′max——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体积百分比,%;
θ′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体积百分比,%。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主要取决于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的深度,随着作物的生长,根系活动层也随之加大。此外土壤计划湿润层是指需水关键期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的深度。一般大田作物可取40~60厘米,蔬菜取20~30厘米,果树取80~100厘米。
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限是指灌水后计划湿润层土壤达到的水分含量,为了避免深层渗漏造成水量浪费,其值不能超过土壤田间持水量,一般取田间持水量的80%~100%。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下限是指因作物耗水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而对作物生长发育开始造成影响时的土壤含水量,一般取田间持水量的55%~70%。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这个深度就是与作物最大根系深度有关!
问:
实际灌水定额应该是在灌水周期取整后,根据灌水强度来算出来,算出来的实际灌水定额和最大毛灌水定额,相差不大,但是就是有个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作物种植密度,难道灌水定额算出来一样吗?
答:
实际灌水定额和最大毛灌水定额是两个概念,查了半天没有实际灌水定额的说法,希望你说的是在系统运行时的实际灌水定额,这个不是设计阶段工程师能够考虑清楚的问题,它是个运行管理的问题,实际灌水量(不能再说成定额,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定额),它就应当按照作物在种植过程的作物生长期需水量,灌溉时(前段时间的消耗水分)作物耗水量和天气情况(前期降水)来确定的,它是一个作物种植管理灌溉决策问题,不是设计问题。
设计阶段解决的是工程设计中管道或渠道尺寸大小的问题,不需要知道实际灌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