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应用云农大田农业灌溉系统,专用于农业大田环境,产品使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最远通讯距离3km,自带锂电池供电。针对农业中大田环境具有供电难度大,面积广袤,布线成本高昂,维护成本高等特点。IP68防护等级,低功耗运行,通过 470Mhz射频信号与智能网关通讯,可根据农作物对浇灌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浇灌策略,实现定制化、自动化浇灌。
可根据在线监测农田、大棚环境的气候因子、土壤环境因子,结合作物生理生态特点,控制阀门开启关闭,精准把握灌溉时机,节水灌溉,减少无效灌溉量,节约农业用水。
节水灌溉系统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一、工程规划
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