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智能温室大棚是如何提高农业产量?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01-19 | 1078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能温室大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环境的一种设施。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是智能温室大棚如何提高农业产量的几个方面。

智能温室大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环境的一种设施。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是智能温室大棚如何提高农业产量的几个方面。



智能温室大棚是如何提高农业产量?

1. 温度和湿度控制: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这样可以创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的天气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产量。

2. 光照光线控制: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自动调节光照条件。例如,在冬季缺乏阳光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适量的人工光源,确保植物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量。


3. 水肥一体化管理:智能温室大棚可以采用自动灌溉、自动施肥等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在适当的时间和量上进行灌溉和施肥,确保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进而提高产量。


智能温室大棚

4. 病虫害防治:智能温室大棚可以采用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提前识别和防治农作物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通过监测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损失,提高产量。

5. 可持续种植:智能温室大棚可以实现对土壤、水、肥料等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循环利用灌溉水、再利用废弃物等方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而智能温室大棚则可以通过农业气象站和实时温湿度传感器等技术来控制和调节温室内的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需要,能够准确控制光照、湿度、温度等参数,从而提高农作物生长速度和品质。


智能温室大棚

智能温室大棚,基于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以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电流变送器等设备,自动监测农业生产环境,智能控制卷膜、灌溉、保温卷被、补光、水肥一体等设备,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智能温室大棚通过在农业生产区域内安装全方位高清摄像机置,对包括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现场无人职守情况下,管理者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及时干预,以及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对现场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备份和分析处理。


智能温室大棚,历史数据自动存储,其中环境监测信息的存储频率与数据上传频率一致,可在手机、电脑、第三方监控大屏等终端在线实时查看,通过可视化数据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建立大数据库,指导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