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东,智能传感器24小时监测大棚温湿度,种植大数据指导农户及时调整种植环境并精准滴灌……中国联通打造的物联网创新应用大棚保,助力3万多农户的农业生产。在重庆荣昌区,生猪大数据平台实现生猪全链条溯源管理,累计接入生猪结构化数据超300万条。
把推动产业兴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说,通过提供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农村电商、智慧乡村游、农业大数据、农产品溯源等一系列服务,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1000多个产业项目。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表示,智慧农业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是聚焦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下一步要从智慧种业、智慧农田、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智能农机和智慧农垦七个方面进行全面突破。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
数字乡村建设
让农民生产生活更方便
用物联网监控作物生长、智慧物流将花卉送进居民家中、用手机通过服务平台咨询农业问题……日益普及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改变和重塑着乡村生产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数字化给乡村面貌带来新变化,助力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涌泉村,插满晚稻的田地里绿意盎然。村民钟艳萍正使用手机APP查看地里的作物长势。哪块地有病虫害了,收到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后,只要跟着导航找过去就能实施救治。
一个手机APP凭啥这么科学精准?钟艳萍说:农田里装上了物联网探头,土壤情况、空气湿度、温度等信息传到大邑县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技术人员再根据数据指导我们。此外,种子播撒、作物施肥也能通过服务平台预定无人机代为操作。借助手机,农民完成农活更省力。
夏橙熟了,卖个好价是橙农关心的事。市场收购价如何?电商销售价和市场批发价怎样?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三峡柑橘产业大脑利用大数据为脐橙产销各环节的价格走势提供市场晴雨表,怎么卖更划算一目了然。
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产业大脑……这些管理手段正是大邑、秭归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创新成果。2020年,包括大邑、秭归在内的100多个区县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两年来这些试点开花结果,数字化的农业模式逐渐成型:耕、种、管、收等环节与物联网、无人机遥感等新技术相结合,田间管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
靠一部手机、一个系统辅助农业生产,同时还意味着农民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不断加快。6月,人社部公布了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出现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的身影。浙江工业大学文化与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东坡指出,该职业既是农业技术员的升级版,又是数字化服务的专办员,是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融入乡村经济的必然,也是农业农村积极拥抱数字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