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水肥一体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2-12-08 | 1531 次浏览 | 分享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浇水和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省时省电、增产高效的特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浇水和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省时省电、增产高效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节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水和肥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智能化灌溉控制系统

水肥一体化适用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与传统灌溉施肥措施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水肥利用率,保证水分、养分均衡供应每棵作物,从而省水省肥,降低农药用量,使农产品更加安全。以葡萄为例,采用水肥一体化后需水5-10m³/亩,比传统漫灌节水30%-40%;


葡萄通过开沟回填方式常年需使用复合肥100kg/亩,钾肥20kg/亩,二铵30kg/亩,而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方式后仅使用液体肥55kg/亩。惠生园生态农场常规浇水施肥需要8个工人6天干完,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每次浇水施肥仅1个工人2天干完,比常规节省人工90%以上。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指出,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推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用水时,要坚持依法管水和科学调度,打击偷水、抢水等行为。维护用水秩序和合法用水权利,为灌区创造良好的环境。灌溉期结束后及时进行资料整编,进行流量监测和调度情况分析,计算各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奖罚考核。同时认真分析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灌溉的水利用效率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也要很高。调度工作人员了解系统的基本情况,如机组配置,出流能力,取水口位置以及输水能力。近年来灌区水量调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满足了农业在关键需水期的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扩大了用水的市场,实现了节水增产的双赢。这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更是推动了智慧灌溉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