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异同及其融合发展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10-25 | 1823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到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许多人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异。这里将深入的介绍并探讨其中的微妙差别,同时从内容区别上做初步探讨。仅仅在概念和内容上去区分,不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也不是很大。诸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据化,应该如何去区分它们的边界和内涵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个点上,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字化区别就很大,就是它们的应用目标是什么,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有助力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产量或者农业的生产效率。

通过网上信息分析和专家的科学预测,农民在网上获得市场行情和发展预测分析,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4.3. 管理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建立适合农场自身具体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模拟决策。通过进入乡、县、省、甚致全国和全球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农业管理服务系统,主要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和电子政务建设要求,实施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开放的农业政务管理数据库,实现农业部门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等事项的网络化,增强政务管理透明度,方便农民群众,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

4.4. 社会服务的信息化

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生活消费领域。县级文化娱乐媒体,实现电视网、广播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农民群众利用这些媒体,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动态,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为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条件。

总之,目前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有六个方面。

(1) 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目的是及时收集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管理问题。

(2) 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时准确向广大农民提供与农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变动、资金流向等各种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

(3) 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收集并传递与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有关的技术进步信息,包括农业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科研动态。

(4) 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收益成本等方面信息。

(5) 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发布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如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气象环境等信息。

(6) 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向广大农民提供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服务,介绍主要消费品的性能、价格和供求趋势等。

但是,这些系统还不是数字化系统,还没有改变信息使用和处理过程的本质,只是把原来的IT技术转化为农业领域服务而已,它还是属于信息业务范围的内容。

5. 农业数字化

数字农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