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溉项目规划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多数已经不属于高效节水灌溉(喷、微灌)项目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需要设计的节水灌溉项目小于1万亩的规模,小型一般在200~600亩,或中型600~2000亩左右。这里只介绍小型的节水灌溉项目。
设计的关键是灌溉用水量的计算。传统的计算要求计算灌水定额。
大型灌溉项目规划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多数已经不属于高效节水灌溉(喷、微灌)项目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需要设计的节水灌溉项目小于1万亩的规模,小型一般在200~600亩,或中型600~2000亩左右。这里只介绍小型的节水灌溉项目。
对于小型灌溉项目,有一个问题常常会碰到,就是“以水定地,还是以地定水”问题。问题是在项目实施前,是以那个目标为主。以水定地就是有多少水(水源来水量)灌多少地。
假定水源的总来水量是Q(立方米/时),你的设计计算思路就是把这个流量利用完,能够灌溉多少面积的地块。
根据规范,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用一个文字公式表达就是

上述是其文字公式,忽略掉,没有写入的是单位换算系数。
对于一般情况是已经有了需要灌溉的面积,要求计算需要水源水量的大小,或者是水泵的流量、扬程。
如果采用T天周期来设计,就得按部就班(设计步骤)的做。这里给出一种只灌溉到满足一天的作物耗水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灌溉的用水量m1=作物耗水量ETc 。
需要的水源水量W=灌溉用水量m1 X 灌溉面积A 。
水源(水泵)流量 Q =需要的水源水量 W /系统一天的灌水工作时间 t 。
当然其中应当考虑水量的效率,灌溉流量 Q =需要水源的水量 W /灌水效率 η/系统一天的灌水工作时间 t。
Q=m1*A/η/t /1000。
1000是单位换算(从毫米到米)系数。
知道了灌溉项目的面积,就可以推算项目应当需要的水源流量,流量不足,就想办法从其它渠道补水。如打井、增加蓄水池、人工开挖水塘等等。
计算实例,如果你的灌溉项目面积是120亩,系统工作时间可达12小时,作物耗水量是4毫米/天,采用的是喷灌,灌溉效率是85%,那么你需要的灌水流量是:
Q=4*120*667/0.85/12/1000=31.39 立方米/时。
如果是采用滴灌就要增加设计的湿润比,
同样是前面的喷灌项目,采用滴灌的湿润比是60%,滴灌水利用率是90%,同样面积的灌溉流量至少是:
Q=4*120*667/0.9/12/1000*0.6=17.79 立方米/时 。
也可以按照同时工作的滴头流量来计算了。
参考公式(见微灌工程设计规范):

一个灌溉项目设计涉及许多技术问题,有时也涉及经济问题。要在这里全部介绍有许多难度,一个是时间问题,一个多种问题与具体项目有关系,故不能够全部介绍,还得另择时间再详细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