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异同及其融合发展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10-25 | 1829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到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许多人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异。这里将深入的介绍并探讨其中的微妙差别,同时从内容区别上做初步探讨。仅仅在概念和内容上去区分,不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也不是很大。诸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据化,应该如何去区分它们的边界和内涵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个点上,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字化区别就很大,就是它们的应用目标是什么,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有助力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产量或者农业的生产效率。

农业。农业 4.0 ”是利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系统方法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管理,所有全过程均是数字化可控的、高效的。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 1.0 ”长期存在、农业 2.0 ”在不断普及推广、农业 3.0 ”成熟度有待提升、农业 4.0 ”处在研究和示范应用,并推进的时期。

农业信息化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经历了30~40年的发展,大家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有了固定的认识。由于许多人的思维停留在信息化阶段,不免对刚刚才出现的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产生一些误区。

20220811

2. 信息化和数字化

意识影响行动,错误的意识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为了能够清晰理解二者的差别,下面以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为例。

无论从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农业管理组织结构来看,往往被分为种植生产领域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数字化和生产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数字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化或数字化二者有着各自的发展路径。即使IT技术相对成熟之后,两者的区别依然存在。

农业信息化对应的是农业 3.0 ”阶段,农业发展到机械设备结合信息处理自动化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装备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机械化农业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高。

农业数字化对应的是农业 4.0 ”阶段,它是指已经到来或即将出现的智慧农业阶段。互联网和物联网阶段的出现,农业通过网络、云服务、数字技术等进行资源整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传感器的基础之上形成数字农业。农业数字化就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技术用于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用数字技术和大数据整合农业生产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数字模拟,建构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保证所有生产过程均是经过数字化的、可控的、高效的运行。农业服务者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信息通道,通过农业标准化平台实现对等连接,并采用数字技术进行统一管理,使整个过程中的决策更科学,实用性和交动性更强。

农业机械化到农业自动化升级过程中,机械化与自动化互相渗透、交替提升,以信息为媒介的方式形成两个阶段的交互连接,这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是融合协作、相伴同行的。早期的机械化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只是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后期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在机械的使用中开始转向机器操作自动化,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释放出来。然而,自动化的内涵和外延要远高于机械化,除了支撑机械化,信息化驱动下的农业还在向更高的智能化阶段跃进。由于信息化的支撑,为机械赋能自动化,农业机械化阶段得以延长。同样由于机械化的光芒,农业信息化的到来显得隐约。目前农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