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异同及其融合发展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10-25 | 1819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到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许多人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异。这里将深入的介绍并探讨其中的微妙差别,同时从内容区别上做初步探讨。仅仅在概念和内容上去区分,不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也不是很大。诸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据化,应该如何去区分它们的边界和内涵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个点上,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字化区别就很大,就是它们的应用目标是什么,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有助力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产量或者农业的生产效率。

说到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许多人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异。这里将深入的介绍并探讨其中的微妙差别,同时从内容区别上做初步探讨。仅仅在概念和内容上去区分,不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也不是很大。诸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据化,应该如何去区分它们的边界和内涵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个点上,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字化区别就很大,就是它们的应用目标是什么,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有助力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产量或者农业的生产效率。


发展农业的目的是让农业生产得到增长,农户增加收益。数字农业就得为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和效益增加而作出贡献。不涉及到农业生产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数字农业,是一个不全面的数字农业,更谈不上什么智慧农业了。

最近人社部提出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的职业标准,在参与到制定标准时才意识了解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并不仅仅是概念区别那么简单,有必要拿出来进行讨论。

1. 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提出来的以体力和畜力劳动为主的农业1.0,到以农业机械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农业2.0,再到以农业生产全程自动化装备支撑下的农业3.0,最后达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产业、全区域的以无人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农业,即农业4.0。农业4.0阶段应该是数字化农业的对应阶段。但数字农业涉及更广泛的内涵,更深的内容。数字农业全面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云计算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具体地说,李道亮教授的农业 1.0 ”阶段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阶段,生产依靠经验,农业用具较为简单,生产模式主要为小规模分散生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态系统功效较低,商品经济属性较弱。

到了农业 2.0 ”阶段,即进入机械化农业阶段。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种植大户逐渐出现,先进的农业机械逐步代替传统的人力和畜力生产工具,大规模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进入农业 3.0 ”阶段,农业发展到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应用阶段。随着采用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自动化装备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局部生产作业自动化为主要特征。与机械化农业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高。

农业 4.0 ”阶段是指已经到来或即将出现的智慧农业。互联网阶段农业通过网络、信息等进行资源软整合,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传感器的基础之上形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