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业物联网领域,致立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著)、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
|  当前位置:
如何进行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12-11 | 9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下有关农业全产业链的研究众多,聚焦于内涵界定、模式分类、路径探索、成效分析等方面,呈现不断整合、持续优化的发展态势。


农业全产业链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农业全产业链整合模式


农业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产前、产中、产后、流通和消费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构成农业的产业链。因为涉及环节众多,当前农业全产业链主要通过四种整合模式来实现全产业链的打通。


直接交易整合模式:这种产业链整合模式在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中普遍存在。整合模式链条里,小农与农产品消费者在贸易市场直接交易,贸易市场是农业产业链关键核心部分。直接交易省去了产业链上中间复杂环节,使农业产业链简单化,交易方式直接、单一。农户可以自给自足,面对面即时进行买卖。


批发交易整合模式:在产业链里建立一个专门批发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并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间商交易,中间商是批发市场关键企业。这种整合模式大量促进农产品交易,提高农产品生产总值。但是它垄断了农业产业链里农产品价格,使农业产业链运行不规律,存在暴利,损害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合作组织整合模式:农民在农业产业链里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生产过程中,经济合作组织充当媒介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农户不必考虑农产品销售方向,联系经济合作组织,再由经济合作组织与中间商联系进行销售。在农业产业链中农户是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提高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中地位。


“公司+农户”整合模式:产业链里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与农户签订合同,当农产品完成后公司再从农户手里进行回收。这种整合模式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使农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产业链中公司起决定作用,农户只是负责生产,不能体现利益,一旦出现纠纷农户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公司控制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农户生产要随着公司经营效益变化,处于被动地位。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重点与难点


农业的产业链又长又宽,一家企业要想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做好每一个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控制的产业链,是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农业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产业链经营模式,是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因为经营模式选择的对与错决定了企业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决定赚钱的速度和能赚到多少。


如何进行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于涉农企业或地方政府而言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地域上以县域为基础建设单元,一个是产业上抓重点产业。


为什么县域是基础单元?首先,农业全产业链需要农业一产为根基,通常村镇一级在这方面规模不够,一个细分产业的种植规模只几千亩或小几万亩,而县一级一般是几万亩至几十万亩;其次全产业链建设需要配套的加工服务业,这也需要县一级的统筹规划。所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重点在县域。